【匾文】文章华国
【上款】钦命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 提督江西全省学政 加三级 汪永锡为
【下款】廪膳生员萧成璋立 乾隆四十四年已亥岁孟冬月吉旦。
【匾额规格】长5250px ,宽1750px
【匾额工艺】本匾为杉木质地,阳刻。外框经修理,四周饰变体黻纹,油漆严
重剥落。
【匾文释义】
文章:犹言文辞;华国:光耀国家;文章华国:形容文辞华采声名遐迩,能够为治理国家发挥作用。
廪膳生员:简称廪生;廪:粮食;明清时期的府、州县儒学之生员均有定额,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,简称廪生;一般每人每月由县学给廪米6斗(或月给廪饩银4两)。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,县学生员名额增多,增加名额者,则无廪米可食,称之为增生;后来名额再增,称附学生员。廪生的名额、待遇多少视府、州县的大小和地方富庶程度而异。生员经岁考、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,增生可依次升为廪生,称补廪;廪生可依次升为国子监学生,称岁贡生。
据清《会昌县志》记载:清代会昌县学额始设廪膳生员24名(文武各12名),每人每月由县学给廪米6斗(或月给廪饩银4两);清朝政府为奖励会昌士民办理团练、抵御太平军有功,于同治四年(1865)增加学额16名(文武各8名)。自此,会昌县学额定为:廪膳生员40名(文武各20名);增广生员42名。
题匾时间:乾隆四十四年已亥岁孟冬月,即公元1779年农历10月。孟冬,指冬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十月,也称阳月、阴月、小阳春、初冬、上冬、良月、露月、开冬、冬、飞阴月。
【题匾人】
汪永锡,字孝传,号晓园,浙江杭州府钱塘县(今浙江杭州市钱塘)人。乾隆十九年二甲进士,任庶吉士,授编修,历任上书房行走,会试同考官,日讲起居注官,侍讲学士,乾隆三十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;翰林院侍读学士,詹事府詹事,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,山东乡試正考官,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任提督江西全省学政,内阁学士等,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卒。本匾系汪永锡于乾隆四十四年出任提督江西学政时,为贡生萧成璋题写的具有鼓励性的匾额。
【受匾人】
萧成璋,字奉周,会昌县右水乡上堡村人,嘉庆四年(1799)明经进士(岁贡生),后选任儒学教谕。